【勞工政策】在超強颱風後公布「極端情況」

夏至已過,代表著今年夏天最酷熱的日子快將來臨,除了高溫,更會為香港帶來颱風。一般來說, 6 月至 10 月為香港的傳統風季 ( 熱帶氣旋季節 ),而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活動在 7 至 9 月期間最為活躍。據統計,一年平均大概會有 5 至 6 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 500 公里範圍內,而天文台都有為這些熱帶氣旋細分等,於上年吹襲香港的「山竹」就屬於最強的超強颱風級別,其破壞力非常驚人。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商業活動在大部份情況下都保持運作,但於惡劣天氣的情況下,傭員上班或工作 ( 特別是戶外工作 ) 就有機會變得困難和危險。有見及此,勞工處就惡劣天氣下的切實可行工作安排發出了《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當中列明了執行有關工作安排時,僱主應採納情理兼備及具彈性的處理方法,時刻以僱員的安全為首要考慮,並因應僱員的個別情況作出調整。訂明惡劣天氣的工作安排時,僱主應確切評估員工數量的需要,將當值員工人數減至最低,並預早通知有關僱員。
還記得 2018 年超強颱風「山竹」蹂躪香港後的上班境況嗎?還記得於網絡上瘋傳的二次創作「災難片海報」?颱風過後的一片狼藉、滿街的雜物碎片、危險處處的上班路途、要在兩小時內回到工作崗位的打工仔們的抱怨聲音,令各界明白以及了解到重新審視颱風天工作安排的需要。
政府因應處理「山竹」來襲後復工的經驗進行了跨部門檢討,以改善日後應對超強颱風的準備、應變和善後工作的機制。勞工處於 2019 年 6 月 3 日新修訂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中公布了新推出的「極端情況」警示系統,當超強颱風引致極端情況,例如公共交通服務嚴重受阻、廣泛地區水浸、嚴重山泥傾瀉或大規模停電,政府會視乎情況,在八號颱風警告訊號改為三號颱風警告訊號前公布進入「極端情況」狀態。
在新的「極端情況」安排下,除事先與僱主就「極端情況」訂立有關上班協定的人員外,僱員在八號颱風警告訊號取消後的兩小時內應留在原來的地點,而非立即啟程上班,更取消原有需於有限時間內回到工作崗位的限制。在新的措施下,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安排將變得更有彈性,恢復工作的過程亦可以變得更為順暢。
在傳聞中的「李氏力場」影響下,颱風天未必可以為僱員爭取到一天或兩天的額外假期,但至少新修訂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將可以為打工仔們減少颱風天上班的狼狽情況,而作為中小企的僱主,有足夠的人員當值故然重要,但亦需以員工的安全為首要依歸。另外,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理應錄入員工手冊並派發給每一位員工作參考,但中小企亦未必會像大企業一樣,有一套詳盡的員工手冊錄入這類資料,所以僱主應於颱台天來臨前再向員工作出提醒及討論打風時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