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生存術】選賢任能──伯樂與千里的一場博奕

大家每日營營役役,對於手頭上的工作,有多少還會運用到讀書時期所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由傳統學校畢業升讀「社會大學」,你還有幾多東西需要學習,幾多東西需要發掘?還有印象讀書時讀過韓愈的《馬說》嗎?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個標題感到陌生,但如果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大家都會立刻恍然大悟。無錯,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問題是人才管理其中一個重要環節:選賢任能。

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最常接觸到的工作──招聘,或是大家口中的「請人」,對於企業來說其實是一場博奕。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需以有限的資料,例如根據應徵者的履歷表,又或是進行面試時應徵者的表現,去評估到底該名應徵者究竟是否勝任某個職位,提高選中好員工的機會。無可奈何的是,高分可以是低能,應對好可以是懶人,經驗豐富可以是廢人⋯⋯一日還未正式就職,一日都未見「真章」,萬一不幸選中的員工表現欠佳,企業又會怎樣處理?重啟選賢程序會是其中一個方法,但往往需要額外的時間和資源;另一個方法是能力管理和發展,它比較上能節省成本,卻很少被中小企業採用。

小編相信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和未被別人或自己發掘的潛能。人的潛能是一座無法估量的豐富的礦藏,只等着我們去挖掘。作為企業或者僱主,培訓其實是育成好員工的一種方法,而發掘員工潛能再將他們分配到適合的崗位更是行之有效,但因為這些措施在很多僱主眼中都比較麻煩,再加上未必有足夠能力去執行這些方案,他們往往因此重走舊路:重新招聘。人力資源外判的冒起,正正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下,為中小企業提供一些以往只會出現在有足夠人力物力的大公司才能執行的人力資源方案,為以後的發展打了一支強心針。